10月,創(chuàng)維推出的全球首款萬元級價格的OLED電視已經(jīng)大量鋪貨。以此為代表的OLED電視普及時代也即將被開啟。但是,關于彩電市場,OLED、LED電視、激光電視誰會是未來的爭論并沒有結束,而是愈演愈烈。
為什么大家致力于討論那種技術能統(tǒng)治未來顯示市場呢?無外乎兩個目的,首先是廠商更應該做什么:例如海信優(yōu)先押寶激光、創(chuàng)維更看好OLED,路線分別非常明顯。其次是,消費者應該買什么?OLED、LED液晶電視、激光電視三者共存,必然帶來選購困惑。所以,討論的目的是很有意義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現(xiàn)在大家能看到的這些討論自身的邏輯就是正確的。
非生即死的零和思維,阻礙了正確結論的得出
目前關于誰將主導彩電產(chǎn)業(yè)未來的討論,大底是將不同的技術看做了對立面、競爭產(chǎn)品,看成是市場最終只能容納一種技術,其它技術必然滅亡的“先驗主義”零和思維。
這種零和思維首先否定了不同彩電技術之間的傳承關系。例如OLED和液晶都是用TFT驅動結構。只不過,OLED更依賴于電流驅動,而液晶顯示產(chǎn)品則依賴電壓驅動。這使得液晶面板可以選擇高溫多晶硅、低溫多晶硅、金屬氧化物和非晶硅等多種材料和工藝制作TFT結構;而OLED產(chǎn)品則只能依賴高溫多晶硅、低溫多晶硅、金屬氧化物三種技術,并在非晶硅TFT驅動結構下難以有效運作。
在過去的5年時間內(nèi),也就是2010年到2014年,液晶面板制造業(yè)最主要的技術升級方向是什么呢?即由非晶硅占據(jù)主導的TFT技術向,大尺寸行業(yè)的金屬氧化物、中小尺寸的低溫多晶硅技術升級。這里可以看到,液晶產(chǎn)業(yè)的這些升級正是未來OLED面板制程不可缺少的先決條件。
實際上,姑且可以把OLED面板和顯示技術看成是“1.沒有背光源、2.液晶材料換成OLED材料”之后的“液晶面板”。如果理解到了這種產(chǎn)業(yè)技術的傳承關系,也就不會再把液晶和OLED看成死敵,他們更像是“同父異母”這樣的“半”情緣關系!吖に囍丿B度高達7成。
第二,這種競品之間的零和思維是忽略不同顯示技術所滿足的消費需求上的差異性的結果。對于激光電視而言,他的本質依然是投影機技術——即反射式超短焦、高對比度屏幕、激光光源條件下的數(shù)字投影顯示技術。這一激光顯示的本質決定了,激光電視只有在超大尺寸下才具有應用價值和經(jīng)濟性上的優(yōu)勢。所以,可以看到市場推出的激光電視都是100英寸,甚至更大尺寸應用目標的產(chǎn)品。
相比較而言,無論是液晶還是OLED都不可能將“實現(xiàn)100英寸以上產(chǎn)品尺寸”作為主要突破方向。這是由技術和成本經(jīng)濟性共同決定的。所以,從應用需求端的價值看,激光和OLED不是競爭關系,他們更像是“年齡差了一輪”的親兄弟。
在彩電市場上,大尺寸是一個趨勢。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顯示產(chǎn)品,或者說所有的彩電必然的要10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呢?就筆者看來,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大尺寸應用意味著一系列使用限制。包括從家庭客廳、臥室、PC、酒店電視、公共空間顯示,乃至手機、車載等顯示領域,存在有眾多小于100英寸顯示尺寸的需求。既然如此,激光顯示和OLED之間完全沒有“你死我活”的價值點,他們應該共同成為面向不同顯示需求的搭檔產(chǎn)品。真實的情況是,激光電視瞄準的只是那5%市場占比的大尺寸高端客戶,而非電視產(chǎn)業(yè)的主體部分。
目前,有些輿論將OLED和激光、液晶對立起來的思維,更多時候并沒有把握住這些顯示技術之間、內(nèi)在的緊密的市場和產(chǎn)業(yè)關系。而是把它們看成貓和老鼠那樣的死敵。以這樣的前提為討論基礎,自然得不出正確的結論。